“90后”烟农李晓春:“烤烟+羊肚菌”种植 带动家乡人民致富

来源:中新网 2022-06-13 14:57:06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种烟致富,小康之路”。时下,在云南昆明市宜良县狗街镇槽沟村委会上陶家箐村烟田里,到处都是烤烟移栽的繁忙景象。人们在四月里种下烟苗,期盼着在七八月里收获满仓金黄。田间,一道年轻的身影尤为引人注目,他是宜良佳音烤烟种植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办公室主任李晓春,也是狗街镇为数不多的“90后”烟农。

  情系故园 返乡种烟“承家业”

  李晓春,1994年出生于上陶家箐村。这里土地广袤、土壤肥沃,烤烟是村里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李晓春家也不例外。父亲从事烤烟种植二十余年,家里的生活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李晓春从小耳濡目染,对烤烟有着深厚的感情。


李晓春在移栽烟苗   杨媛 摄

  2017年,毕业于云南财经大学的李晓春在昆明找到了一份薪资不错的工作。工作一年后的他,在回家休假期间发现,村里在种烟的几乎都是年纪比较大的长辈,种植技术方面也和他幼时记忆里的大不相同,新的烤烟种植方式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回乡种烟,发展农业,改变现状”,这个念头在他脑海里滋生。收假后回到单位上班的他,总会在闲暇时间想起家乡的烤烟。在深思熟虑并与家人沟通后,2018年10月,李晓春辞去工作回到家乡,接过父亲手中的种烟“接力棒”,开启了他的烤烟种植生涯。 

  敢为人先 试用农机“开新篇”

  2019年3月,李晓春受邀加入宜良佳音烤烟种植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担任办公室主任一职,负责处理合作社的日常事务。自此,他正式踏入烤烟种植行列。合作社为李晓春的新思想、新观念提供了实践平台,让他能在第一时间接触到关于种植方面的新技术。近年来,农机在烤烟生产环节的运用正逐步被推广,起垄机、打塘机、覆膜机、揭膜机、无人机植保等厂家和代理商纷纷找上合作社进行推销。

  李晓春对这些农机很感兴趣,他积极向烟农宣传,鼓励大家尝试让农机到地里进行整地理墒作业。“大家不用担心,今年机械化整地理墒就先从我家地里开始,等你们看了我家的作业效果,觉得满意后再联系我们合作社进行预约。”近日,李晓春自费购买了一台覆膜机到地里辅助烤烟移栽,方便快捷、省时省力的机械覆膜吸引了许多烟农,大家开始租借覆膜机到自家烟田作业。农机科技得到了广大烟农的认可,当地的种植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积极探索 寻找致富“新路子”

  烤烟种植只在每年的4月到8月进行,烟叶交售完成后,家乡多数烟农都选择在地里种植青稞。然而,青稞种植收入甚微。如何在烤烟种植空窗期更好地利用土地,让土地价值实现经济最大化,这是李晓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2020年初,李晓春在网上了解到“羊肚菌”这个菌种——羊肚菌每年从10月开始种植,次年1月开始采收,历时4个月,种植周期短且刚好与烤烟种植时间错开。羊肚菌每亩的产量在200至400公斤,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在市场上有着较好的价格和极高的销量,而且上陶家箐村的气候和土质等条件也很适宜种植羊肚菌。到全国各地进行实地考察后,2021年11月,李晓春在自家地里开始试种羊肚菌2亩。


羊肚菌种植带来丰厚的收益  李晓春 摄

  一路小心翼翼、精心呵护,今年2月初,李晓春家的羊肚菌迎来了第一次采收,第一次到市场售卖就卖出了200元/公斤的均价。后期开始大量采收后,他利用网络渠道进行零售,单价提高到320元/公斤,而且供不应求。“我去年只试种了2亩,产量400公斤,收入6万元,再加上种植的40亩烤烟,去年总收入28万元,这是我意料之外的数字。”李晓春高兴地说。  

  村里人看到羊肚菌能带来这么高的收益都跃跃欲试。有了试种的经验,今年李晓春计划将种植面积扩大到20亩。据悉,李晓春目前已经成立了一家农业公司,打算通过“烤烟+羊肚菌”的种植模式,带动更多烟农增收致富。

  谈及未来“烤烟+羊肚菌”种植模式的发展,李晓春信心满满地说:“回乡前,我想通过烤烟种植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现在能带动家乡人民,一起创造更多的财富,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我倍感荣幸。”(杨  媛)

责任编辑:杨麒钰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