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芬:搬出大山天地宽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20-01-16 17:57:28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岁末寒冬,大地一片银霜。一大早,老熊窝的海天芬带着女儿、女婿和两个四五岁左右的外孙挖中药材续断。看着生人到来,她们热情地过来打招呼,并摘下熟透的柿子让客人尝鲜。

  在丽江市华坪县与宁蒗县交界的大山顶上的白云下面,就是海天芬原来的家,这里的小地名叫老熊窝,老熊窝隶属华坪县永兴傈僳族乡坝山村四组,距华坪县城有70多公里。如今村子里的人已记不得老熊窝的来历了,但据传说很多年前曾有老熊在此筑窝产崽而得名。

  用海天芬的话说,以前这里连小偷都很少来,一是没什么可偷,二是走那么远的山路都不划算。

  以前不通路,没有电,没有电视和电话,过着只嫁闺女不娶亲的与世隔绝的生活。

  老熊窝共有20多户傈僳族人家,散落在两座大山的沟谷里,与宁蒗县的几户彝族人家隔沟相望,90%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往村里各家各户很少来往,沟谷底有少量的稻田,半山、山顶种些靠天收成的玉米、荞籽等农作物,高寒山区普遍产值低,经济收入少。海天芬说:“一年苦死苦活才得半年粮,一日三餐水煮盐巴响,清汤寡水还不带饱。”

  20多年前,海天芬嫁到老熊窝杨家,由于杨家兄弟多,分家后海天芬与丈夫杨正华搬到了现在的住处白手起家。海天芬说:“当时图的就是好砍柴烧、好放牛羊。”

  俩夫妻没日没夜开荒种地、放牧,几年下来,终于修了一栋千脚落地的木楞房,总算有了个遮风避雨的窝。

  凭着山场宽,人又勤劳肯干,海天芬家最多时养羊60多只、牛6头,还有一些猪和鸡、鹅。慢慢的在村里日子也算中上等的人家,这时又添了一双女儿,这大山就是他们的世界。海天芬放羊、种地、拖娃带崽,再苦再累心里也是甜的,还想尽办法供俩闺女上完了初中。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2年丈夫杨正华的一场大病又让这个刚刚有点起色的家庭变得风雨飘摇,俩个女儿也初中毕业就回家成了全劳力。海天芬把家丢给两个女儿,带着患食道癌的丈夫到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手术、化疗、放疗,反反复复三年多,还是没能留住丈夫。为了给丈夫治病,海天芬拿出所有积蓄,卖了牛和羊,借遍了所有亲戚,才凑齐了给丈夫治病花费了的12万多元住院费用。

  失去了顶梁柱的海天芬带着两个刚成年的女儿,背着为丈夫治病欠下的债务,过着更为艰难的生活。村里人都说:“这家人背时得很,三娘母不知候年马月才能把账还清。”

  穷则思变,娘仨除了种好田地外又开始养牛养羊种花椒,除了吃饭睡觉都在地里忙活。慢慢的把所欠的账还完了,但日子却更艰苦了,几年没有买件像样的衣服,没吃顿像样的饭菜。

  不久大女儿远嫁四川攀枝花,留下小女儿与她相依为命。接下来喜事临门,田坝(坝山三组)的傈僳族小伙子贺兴友入赘她家做了上门女婿,有了男人的家就又多了一个顶梁柱。

  几十年来,人进树退、过度砍伐,自然灾害频繁,海天芬说:“一到下雨天,晚上觉都不敢睡,怕涨洪水、怕泥石流。"

  丽江市税务局和华坪县税务局驻村扶贫工作队与村委会综合研判了她家的情况后认为,制约海天芬家脱贫发展的瓶颈就在交通不便,但单独为她家修一段路目前又极不现实,加上她家现有的房子还处在地质灾害地带上,人居环境改善难以进行。通过工作队和村委会多次考察、调研、动员,海天芬家也表达了有搬迁建房的意愿。

  为了让海天芬家搬得出、住得下、能发展,工作队和村委会与海天芬家女婿协商,搬迁到大约10公里外的贺兴友的田坝老家建房,这样既解决了交通问题,又解决了发展所需的部分土地问题,因为贺兴友家弟弟和父亲同意把土地分给他建房和发展生产。

  2018年,工作队和村委会根据国家政策对坝山村实行人居环境改造,海天芬家第一批报名响应。政府为海天芬家出资91000元,海天芬自筹15000元,修建了65平方米的砖瓦房。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贺兴友一边在工地打工,一边对工程质量进行把关,整个工程下来,贺兴友还挣得2000多元的工钱。

  政府统建工程刚结束,海天芬一家又多方筹资7万多元,自建了厨房、客房、晾房、卫生厕所、院墙、畜厩、烤烟房等配套设施。除了砌砖师傅的工钱和材料钱外,其他全是海天芬一家自己动手,挑砖、搬瓦、拌沙浆各负其责。现在她家的人均住房面积达到了22平方米。

  走进坝山三组村口,公路下方200米就是海天芬的新家,站在公路上就能看见她家的新房,一座白墙碧瓦的漂亮四合院格外显眼,在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房屋中显得比较气派——干净整洁的院子内,刚收获的玉米棒子整齐码放晾晒;带有民俗特点的厨房又能使用现代化的电器设备又能照顾老年人围着火塘烤火的习惯;水冲式卫生间改变了傈僳族祖祖辈辈房前屋后每棵树下都是茅厕的生活习惯;人畜分院让生活区和畜牧区功能完善又互不影响;旁边多功能烤房又体现了房主人科学生产的科技含量;朱红大门则显示出了新时代新农村的新气象。

  看到这几年的新变化,海天芬感慨地说:“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赶上了好时代;感谢工作队、村委会和挂联单位的真情帮扶,让我家住上新房子,有了稳定的产业,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见证并推动了坝山脱贫攻坚的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李建银说:“海天芬家人勤、心齐、肯努力,脱贫致富內生动力足。”

  坝山村2014年被列为省级深度贫困村,傈僳族占86%以上,全村255户就有像海天芬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98户,贫困发生率高达38.88%。五年来,通过县、乡、村及市、县挂联部门的脱贫攻坚和持续帮扶,2018年被列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顺利实现整村脱贫出列,海天芬也光荣地脱了贫。

  提起新年的打算,海天芬说:“以前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种一面坡收一箩箩;现在工作队和村委会经常给我们讲要精耕细作,科学管理,20亩花椒也将全部实行统防统治,进行提质增效,争取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还要再种6亩续断,几亩烤烟,再将7头猪(两头能繁母猪)、三头水牛养好,加上30多只鸡、鹅,饲料就用自家10多亩山地产的包谷,相信日子会一年比一年好起来的。”(杜文祥)

责任编辑:鲁宽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2月26日,昆明闻讯实业有限公司申报进口的首批1182台区外保税维修“智能电视盒子(待维修)”件通关放行,标志着云南省获批的首个区外保税维修项目正式开展业务。

2024年02月28日 11:10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